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学案(1)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四 柳永词两首 学案(1)第1页



第4课柳永词两首

                                           

  (一)作者简介

生平经历   柳永(约987-约1053),字耆卿,原名三变,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属福建)人。出身于儒宦世家,工部侍郎柳宜少子,景祐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又世称柳屯田。柳永为人放荡不羁,仕途更为坎坷。时人将其举荐于仁宗,却只得四字批语:"且填词去。"仕途无涯,便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流连于歌楼舞榭,沉迷于声色词曲,潦倒终生,死后由群伎合金才得以入葬。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作品   《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定风波》(自春来)、《鹤冲天》(黄金榜上)、《望海潮》(东南形胜)、《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 评价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二)人物轶事

  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鹤冲天》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其名字抹去。柳永遂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一)背景链接

  1.《望海潮》

  宋真宗咸平末年(1002-1003),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考,路经钱塘(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作为一介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后孙何亲自前往见面。

  2.《雨霖铃》

  《雨霖铃》是作者晚年离开都城汴京时所作。词人屡试不第,一生落魄,到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才中进士,那时已年近半百了。可是仕途坎坷,他并没得到重用,只做了一个小小的屯田员外郎。宦途失意的压抑与恋人别离的痛苦交织在一起,词人内心充满哀怨,于是作《雨霖铃》以寄离情。

(二)常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