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
导入:有人说《论语》给人的感觉是孔子大圣人在谆谆教导,而《孟子》给人的感觉是孟轲"亚圣"在侃侃而谈,何以见得?初中学习的《〈孟子〉二章》记忆犹新,今天学习《寡人之于国也》再次感受孟子的谈吐风范。
题解:"寡人之于国也"原句是"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谦词,今义是形影孤单的人,即孤家寡人。"焉""耳""矣"均是文言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原句是主谓句,感叹句。"于",介词,与"国"合成介宾短语。"之",用于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提顿语气,强调介宾短语的意义。
有些书编入这篇文章取成语名"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错误或缺点,只是程度轻一些,却在讥笑别人。另有成语"弃甲曳兵"也出自这篇文章,常用来形容败逃的狼狈相。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地位仅次于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后世常孔孟并称。他生活在战国中期,兼并战争非常激烈,他主张行"仁政",统一天下。曾游说各国,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著书立说,有《孟子》一书(现存七章)传世。--见初中《语文》第五册。 孟子是孔子之孙孔 的再传弟子,孟子的出生距孔子的去世100年左右。孟子曾把孔子侧重于道德修养的"仁"发展成他的政治理论"仁政",主张行"王道"。"仁政"即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用这种办法统一全国就是"王道"。"仁政"的具体内容是"省刑罚,薄税敛"恢复井田制。"仁政"的政治理论是"民本论",哲学理论是"性善论"。孟子曾游说魏、梁、齐、宋、鲁等地。宣传他的"仁政""王道"的主张。 战国中期,各诸侯国都在讲究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合纵联横,互相攻伐。孟子却讲"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是脱离实际,加之孟子自己的知识分子的傲骨,不肯趋炎附势,故他的主张不曾被诸侯采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