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教案)
导学目标:
1. 学习本文步步推进、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
2. 学习本文归纳法、例证法等论证方法,把握论述形象、生动、浅显的特点。
学习重点:作者如何使用例证法将抽象的道理论述得生动浅显,且极富文化内涵。
学习难点:理解第5、6自然段与中心论点的关系。
导入:由"父进士 子进士 父子皆进士 婆夫人 媳夫人 婆媳均夫人""父进土 子进土 父子皆进土 婆失夫 媳失夫 婆媳均失夫"两副对联中两字之差,语义截然相反的例子引出"咬文嚼字"的话题。
作者介绍:
朱光潜(1897-1986),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翻译家。笔名孟石、孟实,安徽桐城人。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致力于翻译西方美学名著,在批判继承美学遗产方面,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的《西方美学史》是中国第一部系统论述西方美学历史的著作。他的美学理论在中国当代美学流派中自成一派,影响甚大。主要代表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等。
预习检测
"咬文嚼字"有以下几个意思,请选择每句中的"咬文嚼字"的正确意思:
A.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
B.形容卖弄才学。 C.形容强词夺理或狡辩。
1.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要领会其精神实质,切不可一味地咬文嚼字 。( )
2.此君肚里学识稀薄,但在人前说起话来却常常咬文嚼字,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 )
3.此事明明是你错了,你再咬文嚼字也毫无用处。 ( )
整体感知
1.标题中的"咬文嚼字"是以上哪一个意思?如果都不是,请用课文中的话来加以解释。
在文字的运用上,"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无论阅读或写作。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感情。 P93第三段
2.文章最后一段中说"以上只是随便举几个实例,说明咬文嚼字的道理"。文章举了哪几个"实例"?说明了哪些"道理"?
例子 分析 道理 郭沫若改字 不同句式,不同意味 文字和思想情感关系密切 《史记》"李广射虎"改写 增减文字,意味不同 韩愈、贾岛"推敲"典故 不同字眼,不同意境 苏轼《惠山烹小龙团》诗句赏析 用联想义,意蕴丰富 "柳腰桃面"等套语评析 滥词旧语,缺乏新意 3.以上实例有哪些共同特征?有何作用?
以上实例不是语典就是事典,旁征博引的论证不仅体现了作者学识渊博,也将抽象的道理论述得生动浅显,且极富文化内涵。
难点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