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柳树长大之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三章中的重点知识,其中涉及到的光合作用的探究实验也是考试的重点所在,是后面植物蒸腾作用的基础。科学书本上的教材安排是先介绍光合作用的原理,再进行验证实验。在处理教材时,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本人先进行探究实验,在实验中总结出光合作用的概念。同时,本堂课就是侧重于学生的探究,尤其是在实验设计时,通过两条主线,一条是科学史上对光合作用研究的一次次修正,另一条是学生在设计实验时的一次次修正自己的实验设计,突出体现科学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去探究。
【学情分析】本堂课的学习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已经知道植物有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但对光合作用具体的条件和其他的产物还不知晓。
在逻辑思维方面,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进行独立地实验设计,但往往考虑地不够周全。同时,对于生活中的科学原理现象仍然充满着好奇心。
【教学目标】
1、 通过科学史,体验光合作用的探究过程。
2、 通过实验设计及修正实验方案,理解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
难点: 探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设计。
【教学过程】
【图片】树苗到柳树,问题:植物是如何长大的?
亚里士多德:猜想植物体由"土壤汁"构成,即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物质完全来自土壤。
海尔蒙特:只有水分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
问:他忽略了什么?
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空气。问:植物更新了空气中什么成分呢?(根据小老鼠和蜡烛的现象,猜测植物更新了氧气)
【活动一】探究植物在光照下产生的气体
探究问题:植物在光照下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实验目的:探究植物在光照下产生的气体是否为氧气。)
思考:
1、该气体有哪些收集方法?该装置采用的是哪种收集气体的方法?
2、如何验证这种气体?
【图片、视频】观看金鱼藻在阳光下的照片和验证气体的视频。
结论:植物在光照下产生了氧气。
1785年,发现了空气的成分,人们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氧气,吸收的是二氧化碳。
问:但有人重复该实验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为什么?
英格豪斯:绿叶只有在光照下才能更新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