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学案
苏轼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本文写作背景
2、理解本词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其哲理
3、鉴赏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重点: 1、理解苏词中的思想感情,感悟其哲理
2、鉴赏本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内容
一、 回顾作者
苏轼(1037~1101年),字 ,号 ,谥号 。北宋眉
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 、弟弟 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且苏轼与唐代的 、 和宋代的 、 、 、 、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 、 、 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 、 、 、 。
嘉佑元年(1056年),二十岁的考中进士。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苏轼上书反对,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后又被调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后发生"乌台诗案",差点被杀。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哲宗即位后,又不能容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他以龙图阁学士的身分,再次到阔别了十六年的杭州当太守。苏轼在杭州修了一项重大的水利工程,也就是著名的"苏堤"。
元佑八年(1093年)新党再度执政,八年后回京,北归途中,卒于常州。
二、 背景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词人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三、 整体感知
词的内容(上阙、下阙)
上阙主要写的内容
下阙主要写的内容
四、 品读与探讨
(一)重点字词
1、 词中"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2、"竹杖芒鞋轻胜马"中的"轻"字有何含义?
(二)根据你的理解,分析下面的几句话,你认为在词中有什么深刻含义?
1、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2、"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