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教案(二上苏教版数学)
免费下载教学《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教案(二上苏教版数学)第1页

有趣的七巧板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22~23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生在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一、动画演示,引入课题

1.复习已认识的图形。

谈话:小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朋友,谁愿意来跟它们打声招呼。

出示图形并贴在黑板上。

2.分割正方形。谈话:大屏幕上是什么图形?(正方形)我们请电脑博士来变一个魔术。(演示)现在变成了什么?(再演示)又变成了什么?(出示)现在一个正方形变成了几块?

3.揭示课题。

讲述:我们给这七块图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七巧板。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以电脑博士变魔术的形式"包装"数学知识,使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体会七巧板的分割过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1.认识七巧板。谈话:小朋友每人都有一副七巧板,请大家拿出来。

(1)分一分:一副七巧板中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呢?

(2)数一数:每一种图形有几个?

(3)比一比: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学生回答后电脑演示)

2.演示拼图。谈话:小朋友听说过吗,七巧板还会跳舞呢!想不想看它跳一个。电脑演示,它跳出的图形像什么?(一只狐狸)再跳一个,像什么?(一个人在跑步)

3.介绍来历。七巧板是古时候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利用它可以重新组合成几百种不同的图形呢!你们瞧(屏幕出示很多图),变化多不多呀?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还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东方魔板"。你们想不想来玩一玩这块"东方魔板?

[评析: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这里安排了电脑演示"七巧板跳舞"来激发学生的拼图兴趣,又在介绍来历时适时进行思想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产生迫切想玩"东方魔板"的愿望,为下一层次的学习作好心理和知识上的准备。]

三、动手操作,深入探索

1.用两块拼。

(1)谈话:我们先来简单一点的,拿出七巧板中的两块拼出一个我们认识的正方形。

(2)学生拼图。

(3)指名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4)提问:你会再用这两块图形拼出一个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吗?

(5)学生拼图。

(6)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

(7)小结:用这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不同的摆放,可以拼成我们认识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这三种不同的图形。我们再来请电脑博士演示一遍。

2.用三块拼。

(1)谈话:再请小朋友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我们认识的图形。

(2)学生拼图。

(3)在黑板上展示,并让学生说说拼成了什么图形。

3.用四、五、六块拼。

(1)谈话:这一次我们要来难一点的了,大家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要求是用七巧板中的四块、五块、六块来排出我们认识的图形,并把它贴在蓝色的展示板上。

(2)小组合作拼图。

(3)小组长介绍本组拼成了什么图形,是用哪些图形拼的。

[评析:凡是学生能动手操作的,教师不应示范,不应包办,充分放手让学生操作,引导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体会图形的变换,促进思维的发展。]

4.用七块拼。

(1)谈话:七巧板不仅能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而且能排出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各种有趣的图形。(回放)你们看看,这些图形像什么?除了这些,你还能拼出什么来,和小伙伴说说看。

(2)谈话: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用里面的七块图形排出你喜欢的图形,然后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来开个展览会。

(3)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4)参观、评点作品(有自评、他评)。

[评析:让学生参观、评点作品,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促进了语言与思维的融合,同时也体现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谈话:看了黑板上同学们的作品,有什么感想?(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完整课题:有趣的七巧板。)

课后小朋友可以继续玩一玩七巧板,拼出更有趣的图形来。

2.电脑博士还给小朋友留下了一个图形,但没有画出是怎么拼的,小朋友愿意挑战电脑博士,自己开动脑筋,把它拼出来吗?

[评析:课后延伸,给学生留有思维空间,更好地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

总评: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电脑博士变魔术和七巧板跳舞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注重操作探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是注重合作交流,通过组内、组际、全班等不同范围的交流,既开阔了学生的思路,又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一定的培养。四是注重拓展延伸,课后布置提高题,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这样充分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