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二 专题一 一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第1页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专题"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作为必修二经济史的第一专题。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经济政策来探讨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

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本课分5个部分的内容。首先讲述了"神农"的传说,说明中国从远古时期起,农业就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第二介绍了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和在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的生产工具革新;第三介绍了古代中国的赋税和徭役制度,说明古代国家是通过赋税剥削人民的经济收入,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证的,并且说明繁重的赋税和徭役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从而阻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动乱往往成为王朝覆灭和社会经济文化凋弊的直接原因;第四介绍了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以及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第五叙述了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说明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为中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2、教法分析

由于本课是经济史的第一课,具有专业术语和图片较多的特点,内容也相对枯燥。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课件,以讲授探究教学法为主,通过学生研讨,学生展示,名词讲解、图片欣赏、史料研读、自主学习、讨论探究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的归纳、概括和阐释,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历史思维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通过许多途径感知农业在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古代)的重要性,在初中的通史学习中对古代农业有一些零散的了解,但缺乏系统认识、对具体问题尤其是些专业名词了解不多。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形成较为系统、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土地制度和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对农民造成的沉重负担。

了解中国古代的土地集中现象和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要适当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材和教师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课后搜集资料,进行大胆想象、研读分析和创新性思维,根据学习要求积极进行自主学习、讨论探究活动以强化对中国古代农业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古代中国的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学习增强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以及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难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新课导入】

课件展示连城县培田古村落的春耕节。请同学们看图片,人们常说最美人间四月天,近年来每年的四月连城县的培田古村落都会举办春耕节,村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游客探寻客家耕读文化,体验春耕播种,重拾人类对土地和自然的尊重。通过春耕节我们可以知道农业生产对客家人的重要性,我们经常说客家文化是耕读文化,其实农业不仅对于客家人,对于我们整个中华民族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展示:农业是天下之根本。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汉景帝以及无农不稳,无工不富, 无商不活。

---民间俗语。得出结论:农业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十分重要。所以在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中,我们通常把农业称为本业商业称为末业,我们有一个成语叫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