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原创《3.5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原创《3.5二力平衡的条件》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

  观察周围的静止或匀速运动的物体,并对其进行受力分析。

  2.教学器材:

  钩码、细线、两边有固定定滑轮的演示板、小塑料板。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二力平衡的概念

2.二力平衡的条件

3.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 1.分析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力情况。

2.用演示板探究得出实验结论。

3. 活学活用物理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举例:吊灯、匀速运动的货物、引导学生分析它们的受力情况。建立二力平衡的概念和图景

2.探究实验前,先简要介绍一下器材,说明为什么要选用塑料板,强调实验步骤和观察什么。

3.提示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复习设疑:

  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实际上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那么物体受力其运动状态是否一定改变呢?力的作用到底是什么?

  1.二力平衡定义

  学生读图:

  分析吊灯、货物的受力和运动情况

  教师引导分析:

  吊灯--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二是细线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吊灯处于静止状态。

  货物--受到两个力:一是重力,方向向下;二是钢索的拉力,方向竖直向上,货物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得出结论:

  物体受到力其运动状态并不一定改变,我们把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