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习导航
课程目标 学习脉络 1.了解反证法的定义,掌握反证法的推理特点;
2.掌握反证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步骤,能用反证法证明一些简单的命题.
反证法
(1)定义:一般地,由证明pq转向证明: qr...t,t与假设矛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从而判定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叫做反证法.
(2)应用反证法证明数学命题的一般步骤:
①分清命题的条件和结论;
②做出与命题结论相矛盾的假设;
③由假设出发,应用演绎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果;
④断定产生矛盾结果的原因,在于开始所做的假定不真,于是原结论成立,从而间接地证明命题为真.
思考在证明命题"若p则q"的过程中,虽然否定了结论q,但在证明过程中,没有把"q"当作条件利用,也推出了矛盾或证得了结论,这种证明是反证法吗?
提示:不是,反证法是在假设原结论不成立的条件下推出矛盾的,也就是说,之所以推出了矛盾,就是因为我们假设了原结论不成立,故在用反证法时,必须把结论的否定作为条件使用,否则,就不是反证法.
点拨理解反证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所谓矛盾主要是指:
①与假设矛盾;
②与数学公理、定理、公式、定义或已被证明了的结论矛盾;
③与公认的简单事实矛盾.
(2)反证法的原理是"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其中,第一个否定是指"否定结论";第二个否定是指"逻辑推理的结果否定了假设",所以反证法不是直接证明结论成立,而是先否定结论,在否定结论的基础上运用演绎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肯定结论的正确性.
(3)适合于用反证法证明的数学问题大多为一些否定性命题、唯一性命题、至少至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