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1课时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A版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1课时 教案第1页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

【课程标准】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正确判断哪些是实践活动,体会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并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内容目标分析】

  本框题的核心观点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围绕这一观点,教材从"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两个目题进行讲解。

  本框内容从知识角度看,条理清楚、难度不大。从"杜威、费尔巴哈、黑格尔对实践观点的理解"切入,围绕着"实践的含义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展开了本框主干知识的讲解,最终落脚到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这一落脚点,不仅符合新课程的"三贴近"原则,而且也体现出《生活与哲学》教学的落脚点。

  从本框题内容的地位来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就在于在实践中改造世界。

  从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来看,第四课谈物质,第五课谈意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是架起主观和客观的一座桥梁,处在主观和客观的交汇点上。

  真正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就必须从深刻理解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入手,才能为顺理成章的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做好铺垫,打下理论上的知识上的基础。而在具体分析理解知识过程中,必须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把枯燥的知识生动化。

  从学情看,学生目前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是进行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绝好时机。从现实生活看,我国蓬勃发展的政治经济形势,各项成就的取得,综合国力的提高,都会给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产生正面的冲击力,非常容易找到生活中的切入点来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和价值观的教育。

  综上所述,在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社会现状的基础上,围绕本框的核心观点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自主学习,打造愉悦课堂。力求做到,切实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困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对人们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取得的丰硕成果的认识,理解实践的含义和了解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通过观看红旗渠建设视频,分析探究实践的三个特点。通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