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环境整体性是地理学最重要的原理及思维方式,离开实例很难理解。因此,课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和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形成有机的整体,造就了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同时,各要素还在相互作用中产生生产、平衡等新的功能。
【教材分析】
本章内容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升,同时也为认识人类活动、正确分析人地关系打下基础。本节内容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首先要明确地理环境是由相互作用的各要素组成的,并在相互作用中产生新的功能。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各要素在特征上保持协调一致,并与整体特征相统一。另一方面,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还表现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
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环境的变化,即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理解整体性的基本内涵,能说明各要素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并产生新的功能。
2.分别采用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两种学习方式分析"东北森林的破坏""三峡水库修建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两个案例,并通过构建思维关系图来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在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中分别体会自学的成就感与合作学习对个体智慧的完善。
3.结合"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实例,领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4.能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视角分析周边的自然现象,并从中感悟人类对自然随意干预带来的巨大影响以及维护自然地理环境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性,并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教学难点】
能结合实例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教学构思】
本节课内容与哲学"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十分接近,故先将政治学科中"整体与部分关系原理"讲出来,然后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这个整体与组成这个整体的要素相结合,不但可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又可以将地理知识和政治常识相结合,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