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一)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的概念。
2. 使学生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3. 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原因及导电能力。
教学重点: 电解质、强、弱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难点: 区分强、弱电解质。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反应可按下面的方法分类,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将其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反应。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又可将其分为氧化还原和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还有一种重要的分类方法,即将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提问:什么是电解质?不同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否相同?这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一)电解质
1. 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酸、碱、盐、水是电解质(金属氧化物)
2. 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蔗糖、酒精)
例:下列物质中哪些是电解质:Cu、、固体、固体、溶液、、、蔗糖、。
小结:
(1)电解质应该是化合物。
(2)导电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3)电解质导电必须是用化合物本身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不能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导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