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学科 语文 年级 高一 时间 2017/11/29 节次 2 主备人 王谱秀 复备人 课题 《荷塘月色》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脉络,双线索环形结构。
2. 探究作者为什么会"不宁静",培养学生对文本多元化解读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关注社会、追求理想的思想感情。 重点 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难点 体会情景交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课堂模式 内容提要 时间 设计意图
方法、策略 个人备课 ①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
②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
③新授
④课内练习(及检测)
⑤课堂
小结
⑥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 一、复习导入
二、体会文章的第三美,情调美
1、自由阅读,找出本文作者为排解"不宁静",散步到了哪些地方?并留意描写作者情绪的词语,归纳出作者情感变化线索。
(1)游踪:出家门--小径--荷塘--小径--回家门
(2)找出含有感情词语的句子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2.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渴求宁静)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暂时获得宁静)
4.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失落)
5.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心中怅然)
6.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不再宁静)
(3)概括情感变化
不宁静--求宁静--得宁静--失宁静
(4)概括文章两条线索
明线:空间变化
暗线:情感变化
三、课堂总结
四、课外练习
听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2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作简要分析。
2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21.颔联主要运用比喻(或"通感")修辞,通过对"柳态"和"啼鸟"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
22."独"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空"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人的情景;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愤,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找出作者感情的变化
2.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分析文章的线索结构
3.结合练习学以致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总评或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