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案(5)
2017-2018学年度人教版选修3-1 1.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教案(5)第1页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整体设计

  教学分析     

  本教时作为电学知识的引入和准备,在章节教学活动中有着一定的重要性。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电荷量的概念、摩擦起电的知识在初中都已经讲过,本节重点是讲述静电感应现象。作为章节的起始教学,并不要求学生理解深奥的电磁学知识,重点安排在静电学基础部分复习上。发动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讨论,分清一些初中不实或有误的观点,为整个章节作好准备工作。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初中知识的复习知道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荷量的概念及其国际单位。

  2.知道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式:摩擦起电、感应带电和接触带电,经历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实验过程,知道三种方式均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说出电荷守恒定律,能从物质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电荷守恒。

  4.知道元电荷的概念,知道电荷量不能连续变化。

  5.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体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电荷守恒定律、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

  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对库仑定律式的应用时,可先介绍规则:用电荷量的绝对值代入进行计算,根据是同种还是异种电荷来判断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引力还是斥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演示实验为先导,引领学生在复习摩擦起电现象和讲述静电感应现象的基础上,说明起电的过程是使物体中正负电荷分开的过程,进而说明电荷守恒定律。

  合作学习为主,发动学生对三种起电方式展开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课前准备

  教学媒体     

  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验电器、静电计。

  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视频片断。

  知识准备     

  复习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摩擦起电、电荷量与元电荷的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事件1]

  教学任务: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活动:

  情景导入,放映雷电现象的视频片断,PPT课件展示静电现象的图片。

  引入新课:新的知识内容,新的学习起点。本章将学习静电学,将从物质的微观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以及与静止电荷相联系的静电场的基本性质。

【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