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部编版
《第7课: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学设计部编版第1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积累"珐琅、眼花缭乱、瞥见、箱箧、制裁、荡然无存"等词语。

  2.了解相关的历史与艺术知识点。

  3.了解反语嘲讽的语言效果。

过程与方法

  1.培养速读能力,捕获、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

  2.透过或热情赞美或冷静嘲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悲剧的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朴素爱国情感及雨果伟大人格魅力。

  2.教育学生要有广阔的胸怀和伟大的人格,要站在人类的角度考虑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雨果的伟大情操。

  2.辨别本文中赞美的语言和反讽语言的细微差别。

  3.透过或赞或讽的语言,深挖文章的意蕴,感受文中悲剧的表达效果。

【教学工具】

  教学PPT,朗读音频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趣味导入

  (播放电影《火烧圆明园》片段)这部影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学生齐答:火烧圆明园)

  1860年10月6日,侵略军闯进圆明园,大肆抢掠。他们把园里凡能搬动的金银珠宝和珍贵文物统统抢走。来不及拿的或者拿不动的,就任意打碎、践踏。最后一把火将这座经营了一百多年、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烧成了一堆败瓦颓垣。

  如今只留下些断壁残垣,举步其中,步履沉重;叩问历史,回声重浊......遗憾的是历史并没有为我们留下多少可以见证的文字,但有一个难能可贵的例外,从遥远的国度里传来了正义的质问,原来是伟大作家雨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二、知识卡片

  1.作者档案

  雨果(1802-1885),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其序言反对古典主义,成为浪漫主义的宣言。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笑面人》等。

2.背景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