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雨巷 教案(2)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雨巷 教案(2)第1页

  雨 巷

  一、教学目标:

  1、 品读诗歌韵律,品味诗歌意象,领悟诗歌意境,体悟诗歌真情。

  2、 训练学生对诗歌词语的认识能力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3、 掌握"丁香""姑娘"的象征意义。

  二、教学重点:

  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诗歌的艺术性。

  三、教学方法:

  诵读法、创设情境引导分析法。

  教学流程

  

  课时一

  一、导入课文:

  情境导入:课件展现江南小巷暮春景象。

  

  二、介绍作者:(投影作者照片,让学生对作者有初步了解)

  戴望舒,原名戴朝实,又名戴梦鸥,1905年出生于杭州。1929年4月出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他的成名作《雨巷》即收入此集中。1933年8月出版了《望舒草》,1948年出版了《灾难岁月》,一生留下了诗篇92首。《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

  

  三、初步感知:

  1、集体朗读,先熟悉内容,初步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

  2、学生朗读,师生共同点评,指出其优点与缺点,并总结朗读本诗歌的要领如语气、语调等。

  3、教师范读或播放录音。

  指导:本诗歌的基本情感是低沉幽怨,朗读时语速应该缓慢,语调应该低沉。

  

  四、深入朗读:

  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鼓励全班学生采取形式丰富的朗读方式,读出诗韵诗情。

  

  

  

  课时二

  五、品读意象解真谛:

  1、提问:作者为了能表达哀怨忧伤的情感选择了哪些意象来营造意境?

  明确:

  油纸伞。这是一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平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和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雨巷。梅雨季节,江南的小巷阴沉潮湿,两边是寂静的人家,间或有人匆匆走过。这一意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