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准确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书写热化学方程式。了解△H大小的两种判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理解化学反应,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 教学
重难点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的比较。 教学过程 二 热化学方程式
1.氢气与碘蒸气化合反应的能量(或热量)变化,可用下式表示:H2(g)+I2(g)200 ℃101 kPa2HI(g) ΔH=-14.9 kJ·mol-1,它与化学方程式H2+I2\s\up7(△(△)2HI相比较而言,其特点为
(2)用括号注明了各物质反应时的状态:s(固体)、l(液体)、g(气体)或aq(溶液)。
(3)在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ΔH的数值、正负号及单位。
2.热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及意义
(1)热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还说明了物质的"量"与"能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要求
(1)遵循一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一般不写反应条件)。
(2)在方程式右端注明热量的变化:吸热反应,ΔH>0;放热反应,ΔH<0。
(3)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因此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化学计量数改变,ΔH要相应改变;逆反应的ΔH数值与正反应的相等、符号相反。
[归纳总结]
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普通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 是整数,既表示微粒个数又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 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只表示物质的物质的量 状态 不要求注明 必须在分子式后注明 ΔH正负号及单位 无 必须注明 意义 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遵循规律 原子守恒 原子守恒和能量守恒 [活学活用]
3.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表示的意义是在25 ℃、101 kPa下,________气态H2与________气态O2反应生成__________时,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热量是285.8 kJ。
答案 1 mol mol 1 mol液态水 放出
4.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N2(g)与适量H2(g)反应,生成NH3(g),放出92.2 kJ热量。
(2)1 mol 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热量。
答案 (1)N2(g)+3H2(g)2NH3(g)
ΔH=-92.2 kJ·mol-1
(2)Cu(s)+O2(g)===CuO(s) ΔH=-157 kJ·mol-1
解析 此类题的思路:首先根据题意写出物质的变化过程,如(1)中:N2(g)+3H2(g)2NH3(g),并定N2前计量数为1,此时的ΔH即为-92.2 kJ·mol-1,再在前部分的基础上加上ΔH=-92.2 kJ·mol-1即可。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法热化学方程式
当堂检测
1.已知2H2(g)+O2(g)===2H2O(l) ΔH=-571.6 kJ·mol-1,则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
B.该反应ΔH大于零
C.该反应ΔH=-571.6 kJ·mol-1
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答案 B
解析 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反应物和生成物对换,则ΔH的符号相反,数值不变,故B正确,C不正确;D项未注明水为液态。
2.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1 g液态甲醇燃烧生成CO2(g)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H3OH(l)+O2(g)===CO2(g)+2H2O(l)ΔH=+725.76 kJ·mol-1
B.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451.52 kJ·mol-1
C.2CH3OH(l)+3O2(g)===2CO2(g)+4H2O(l)ΔH=-725.76 kJ·mol-1
D.2CH3OH(l)+3O2(g)===2CO2(g)+4H2O(l)ΔH=+1 451.52 kJ·mol-1
答案 B
解析 甲醇燃烧是一个放热反应,ΔH<0,故A、D项错误;在25 ℃、101 kPa的条件下,1 mol CH3OH(l)燃烧生成 CO2(g)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32 g=725.76 kJ,故2 mol液态CH3OH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 451.52 kJ,故B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