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时 乘法分配律
课题 乘法分配律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这几个定律中比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针对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做了如下设计:
1.让学生经历与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在具体的情境中去经历和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本节课的教学,我从例题入手,引出(4+2)×25=4×25+2×25,设计的目的是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得到乘法分配律的一个实例。接下来,先把学生引到"两道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让学生验证规律的可行性,再让学生举例验证规律的普遍性,最后通过观察、讨论、发现,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感悟发现,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次严密的科学发现过程:猜想--验证--结论,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去解决问题。
2.加强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发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师生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主动构建。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2.学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得出结论的学习意识。 学习重点 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难点 灵活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 学前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乘法的哪些运算定律?应用它们可以做什么?
2.计算。(把每组中两个等式的结果相同的用等号连接起来)
(1)(7+3)×47×4+3×4
(2)(9+11)×59×5+11×5
(3)6×(8+2)6×8+6×2
3.每组中两个等式之间有什么规律?这就是今天这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 1.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2.学生计算并回答:每组中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3.明确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口算,并说说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25×46×4 ( )
26×50×4 ( )
答案:4600 乘法交换律 5200乘法结合律
2.计算下面各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括号里两个数的和与第三个数相乘,可以把括号去掉,用括号里的两个数分别去乘括号外的数,再相加,结果不变。
3.判断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32×3+132×7=132×(3+7)
(2)25×(4×6)=25×6×4
(3)9×a+a×6=(9+6)×a
答案: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是(1)(3)
4.根据运算定律填空。
18×(11+12)=18×( )+12×( )
(34+18)×3=( )×( )+( )×( )
46×a+46×b=46×( )
52×a+( )×b=( )×(a+b)
答案:11 18 3 34 3 18 a+b 52 52
5.冷饮店运来10箱汽水和20箱橘子水,汽水和橘子水每箱都是24瓶。两种饮料一共多少瓶?(用两种方法解答)
答案:10×24+20×24=720(瓶)
(10+20)×24=720(瓶)
答:两种饮料一共720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