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个性化教学教案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备课时间 年 月 日 年级 8 学科 科学 课时 学生姓名 授课主题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的科学方法。
举例说出学习和生活中所见过的符号和模型。
学会用模型解释简单的科学现象和过程。 教学重点 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教学难点 了解用符号和模型来表示复杂事物或过程这一科学方法。
了解模型的各种不同类型及作用。
能用物质粒子模型解释水的状态变化,体验建立模型的思想。 教学过程 一、 【历次错题讲解】
二、【趣味课程导入】
三、 【基础知识梳理】
1. 模型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含义: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种方法叫模型法。
(2)意义和作用: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3)它的类型有:①某种物体的放大或缩小的复制品;②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是一个计算机软件;一条曲线;一段动画;③有的模型不是简单地表示一个具体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过程,如描述水的三态变化的示意图"水的三态变化模型"。④有的模型是抽象的,如一些数学公式或某些特定的词。
2. 符号的含义、意义和作用
(1)含义: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2)意义和作用: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用符号可避免由于外形不同引起的混乱;用符号可避免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3)常见的符号有:交通标志、消防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元件符号等。
3. 对液态水与气态水的状态模型(表示水分子)的观察。
(1)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变。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
(1)分子的定义: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肉眼不能看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3)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裂为原子。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也可以是不同种原子(如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相同的原子不同的原子个数可组合成不同物质的分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既可以构成水分子,也可以构成过氧化氢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相同。
2、原子:
(1)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反应(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2)原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同种原子构成不同的物质时,原子排列是不一样的。(如金刚石、石墨、足球烯都由碳原子构成)
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分子 原子 定义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以再分
联系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组合成新的分子(分子由原子构成),它们都可以构成物质。 注意 分子比构成分子本身的原子大,但不能说原子一定比分子小。 3、物质的构成:
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大多数物质由分子构成,少数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金属、碳、硅、稀有气体)。不同种类、不同数量的原子构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4、化学反应实质:
5、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分子、原子都具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不同粒子的质量和体积也不相同。原子的半径一般在10-10 米数量级,原子的质量约在10-26~10-27kg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