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届高三二轮复习《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6)知识梳理(专题三)
2009届高三二轮复习《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6)知识梳理(专题三)第1页

2009届高三二轮复习《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选修6)知识梳理

专题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要求

3.1 经济生活与道德建设

一、源于经济生活的道德

  1.经济生活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人们进行经济活动,总是处于一定的目的。在经济生活中,面对不可避免的利益矛盾,人们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来调整彼此之间的利益关系,道德就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内在地包含着道德要求,是道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根源。

  2.经济基础决定道德观念

  (1)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2)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的道德,无不带有那个社会的经济状况的烙印。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关系,就有什么样的道德观念。当经济发展到新的阶段时,道德观念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原有的不合时宜的道德观念会被新的道德观念所取代。

  (3)在阶级社会中,人们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4)道德的发展和进步,往往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给人们的道德追求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产生新的精神需求。从总体上看,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人们精神生活越丰富,越有利于社会道德状况的改善和人们道德素质的养成。经济社会的发展,会推动人们道德水平的提升。

二、促进经济发展的道德

  1.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之一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利益关系的规范,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之后,就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和力量,对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2.道德促进经济发展的表现

  (1)道德规范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正常的经济交往,需要人们诚实守信;②各种经济组织自身的发展,需要融洽的团队精神;③经济运行的机制,需要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④经济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遵循相应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

  (2)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有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市场主体间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可以减少不道德行为带来的经济耗损,节省为防范欺诈行为而付出的费用,等于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3)道德对经济发展的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对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道德分析和评价,判断哪些经济活动符合人们认同的价值目标,哪些经济活动违背人们的道德愿望,进而予以积极的调整和改进,可以引导经济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

  1.我国的道德规范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面对市场经济中的伦理问题,我们能够从最广大人们的根本利益出发,确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