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斑纹 学案(1)
2019-2020学年苏教版必修五 斑纹 学案(1)第1页

               《斑纹》导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斑纹"的内在含义;

2. 揣摩本文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语言。

二、课前预习

1、了解作者:周晓枫,女,现代作家。出版有散文集《上帝的隐语》、《鸟群》、《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斑纹-兽皮上的地图》等。曾获冯牧文学奖、冰心文学奖等奖项。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

2、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嗜好 ( ) 鹰隼( ) 精湛( ) 凝眸( ) 罪孽( )

蛊惑 ( ) 镌刻( ) 隽永( ) 碾砣 ( ) 老趼( )

二、课文探究:

1、题目"斑纹"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具体的:指动物皮毛的形与色(图案与颜色);

抽象的:(指其他自然与社会现象,人类内心的精神生活,带有哲学意味,指一切的存在。)

  (2)写出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第1-5段):这一部分主要写蛇的斑纹。

第二部分(第6~10段):这一部分由蛇写到其他动物,对斑纹的形态进行进一步的描写。

第三部分(第1l--14段):这是在第二部分基础上的进一步拓展,从植物、大地、人类的劳动、宇宙,直至我们人类的内心世界;从大到小,由内到外,从具体到抽象,斑纹无处不在。

  (3)在写蛇的行动迅速、诡谲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5节)

列数字:1/25秒; 引用:"像眼镜蛇一样万无一失";举例子:一条蝰蛇。

  (4)文章写出了蛇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点?

生活中的几何爱好者;眼睛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廓;没有四肢、没有声带、没有听力、没有良好的视力;可以深入别的动物无法涉足的领域;身体柔嫩而富有弹性;报复往往超出必要的限度;匍匐在地,很容易被人民的平视习惯所忽略。

(5)作者由其他动物斑纹有些什么发现?

发现食草动物与食肉动物的区别;发现逃亡者与狩猎者的谋划一致;发现大自然中的斑纹有对称设计。(奶牛与毒蜂:善与恶; 美女与疱疹:美与丑; 母亲与遇害者:生与死。)

三、语言探究:理解下列议论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1)所谓素食主义者的自由,不过是肉食主义者暂不征用的几枚小钱。道德从来不能败坏后者的食欲,尊严也不曾给前者裸露的脖颈以适当的遮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