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第1页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宋散文选读》黄州快哉亭记 学案

一提起"三苏",人们都会想到他们是文学家;一提起苏轼,人们就会想到他是通才。其实,"三苏"都是通才、全才,父子三人不仅在文学史,而且在政治史、思想史、史学史、艺术史上都有巨大的成就,崇高的地位,只是苏轼的贡献更大,影响更深远而已。《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但世上没有什么"无不相同"的人和事,三苏父子的性格、政治态度、学术思想及文学风格的差异都很大,苏辙政治主张的激烈、学术思想的复杂都超过了苏轼。

美字体 春 风 过 尽 百 花 空 , 燕 坐 笙 箫 起 灭 中 。

赏美文

苏轼和苏辙

父亲苏洵连同苏轼、苏辙两兄弟,世人尊称"三苏"。"二苏"的名字很有意思,都与"车"有关,里面大有乾坤:"轼"是车上的前列扶手,在车的最显眼处,最易惹祸;"辙"是车轮压出的痕迹,有功而不赏,有难而不担。"知子莫如父",苏洵深知两个儿子的脾气性格,"大苏"性不忍事,每遇不平事,立刻"如蝇在口,吐之而快",无意中得罪不少人,就取名为"轼",再取字"子瞻",希望他做事能瞻前顾后,三思而后行。对于沉静内敛的"小苏",老苏取名为"辙",再取字"子由",希望他能自由洒脱,大可不必担心福祸。在苏轼十二岁,苏辙八岁那年,苏老泉作了一篇"名二子说",颇见取名的良苦用心。

元丰二年,苏东坡因"乌台诗案"在湖州(浙江湖州)被捕。狱中,苏轼想到此次难逃一劫,央求好心的狱卒将两首诗转交弟弟苏辙。其中一首这样写道:"是处青山可埋骨,他时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未了因。"苏辙读了这首近乎是交代后事的"绝命书",声泪俱下,心如刀绞。难道就这样与兄长永诀了?不,绝不能让哥哥不明不白地冤死,绝不能让哥哥带着遗恨离开人间。苏辙要救哥哥。

苏辙几次上奏神宗皇帝,欲学汉代"缇萦救父"的典故,愿免一身官职来赎兄罪,却被压下未报。于是,他四处奔走呼号,终于有人出来为苏东坡说公道话了。苏东坡朝中的朋友范针镇、张方平上书皇上,说苏东坡在文学上是旷世奇才,希望宽大;苏东坡的政敌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也仗义执言,对皇上说:"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杀了苏东坡,"恐后世人谓陛下不能容才"。最后还是深明大义的太皇太后要求:"放了苏东坡!"苏轼免了死罪,贬谪黄州。接哥哥出狱时,苏辙特捂其口,以示三缄其口。

古今中外的历史记载过许多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手足相残的故事,那些血淋淋的争斗,惨烈、悲戚。幸好,历史还有温情的一面,有过一个苏轼,还有一个苏辙,他们手足情深,无论何时都会给人温暖,给人希望。

(摘自茜茜奶奶的博客,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