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 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氨分子的结构。了解喷泉实验原理。
2、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3、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探究化学反应实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观察、分析、推理、及判断的能力。
2、通过对氨气的认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物质认识方法的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
2、通过化学与生活的介绍,使学生更加关注化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热爱化学。 教
材
分
析 前后知识联系 氨是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掌握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在工农业生产和国防中的重要用途,自然界中氮的循环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本节教科书选择氨气的性质、制法以及用途,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这些重要化工产品的主要性质,了解氮的循环对生态平衡的作用。我们主要学习氨的性质和制法,氨的性质主要学习氨的水溶性、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 教学重点 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喷泉实验 氨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分组实验)、小组合作、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学案 实验仪器及药品 实验仪器 圆底烧瓶,带长玻璃尖管和滴管的双孔塞子,铁架台, 烧杯,干燥集气瓶(2个),玻璃片(2片) 实验药品 干燥氨气 浓氨水 浓盐酸 酚酞 教学活动及设计意图 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新课引入 由德国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能够持续四年作战的重要原因
德国化学家哈柏首先在实验室用氢气和氮气合成了氨气,(1)利用氨气制成氮肥,为德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利用氨大批量制成炸药TNT,为德国的武器装备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氨: 利用历史典故引出NH3,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新知识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