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导学案
班级:________ 小组:________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归纳总结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案A
【课前预习】
一、 作家作品
1、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的陶侃,据说就是他的曾祖,祖父陶茂做过武昌太守,父亲陶逸做过安城太守。渊明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家境逐渐衰落,但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少田园产业。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二岁。
2.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其五言诗作品题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抒发厌恶官场、洁身自好的情怀田园诗。如《归园田居》、《饮酒》、《移居》等;另一类为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填微木》等,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还有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首推《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兮辞》称著文史。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 陶渊明 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弱),其二是淡,其三是远
3.解题
"3、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二、写作背景
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折腰!"即日解绶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