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变化规律。(2)、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实验技能。
【基础知识】
一、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性质 强弱判断依据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二、第三周期元素性质变化规律
[实验一] Mg、Al和水的反应:分别取一小段镁带、铝条,用砂纸去掉表面的氧化膜,放入两支小试管中,加入2~3 ml水,并滴入两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过一会儿,分别用酒精灯给两试管加热至沸腾,并移开酒精灯,再观察现象。
Na Mg Al 与冷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与沸水反应 现象 化学方程式 结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强弱 NaOH
Mg(OH)2
中强碱 Al(OH)3
[实验二]Mg、Al与稀盐酸反应比较
Mg Al 现象 反应方程式 结论 [总结]Na、Mg、Al与水反应越来越 ,对应氧化物水化物的碱性越来越 ,金属性逐渐 。[资料]:
Si P S Cl 单质与氢气反应的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氢气能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燃时发生爆炸而化合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H2SiO3
弱酸 H3PO4
中强酸 H2SO4
强酸 HClO4
强酸(比H2SO4酸性强) 结论 [总结]第三周期元素Na Mg Al Si P S Cl,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三、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
四、元素周期律(1)定义: 。(2)实质: 。
【自主探究】
根据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体会元素性质和原子结构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