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第六单元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二 第六单元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学案第1页

  第3课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酝酿和爆发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了解清末"新政"的目的、内容和"预备立宪"出台的历程和结果,认识"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实质。

掌握列强"严守中立"的实质;通过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理解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分析辛亥革命的性质,掌握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一、挽救专制统治的"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

  (1)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继续维持其专制统治。

  (2)内容

  ①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的机构。

  ②改革兵制,扩练新军。

  ③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④依法保护和奖励工商业等。

  (3)评价

  ①没有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

  ②在实行过程中,清政府大量增加捐税,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运动日益高涨。

  2."预备立宪"

  (1)目的:遏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

  (2)序幕:1905年秋,清政府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3)实施

  ①1907年夏,宣布在中央筹设资政院,各省筹设谘议局。

  ②1908年,宣布"预备立宪"以九年为期,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③1911年春,清政府在立宪派的要求下,成立"责任内阁"。

  (4)结果

  ①"预备立宪"成为一种骗局,促使立宪派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②清朝专制统治陷于空前孤立境地。

[特别提醒] "新政"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预备立宪"是近代中国学习西学的一个新高度,是从器物之学上升到制度之学的具体体现。二者从经济、政治方面加深了清政府的危机,加快了革命形势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