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
2011高考总复习历史学案练案一体化: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人民版必修3)第1页

必修三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时"百家争鸣"与儒学的兴起

课程标准 考点要求 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形成。 百家争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儒家思想的形成。 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董仲舒的儒学主张、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家独尊地位的措施。

活学巧记

"百家争鸣"的"三"和"四":三方面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社会形势、各自目的)、四家代表(儒和墨是最有实力的两派、对当时社会影响最大的是法、实力仅次于儒墨的道)。

一、"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温馨提醒:从"百家争鸣"在当时社会产生的作用及对后世思想文化的影响入手。

二、重要流派及主要思想

温馨提醒:百家争鸣主要有十个流派,可以记为"儒道墨法农民杂,阴阳纵横小说家"。

活学巧记

董仲舒的三个主张:天人感应,皇帝要依天意办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建立太学等学校。

三、如何全面正确理解董仲舒的新儒学

1. "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都对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带有唯心主义色彩,并且形成了思想专制,限制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