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功和内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焦耳的热功当量实验,明确实验原理。
2、理解内能的概念,并了解功是能量改变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知识类比方法分析来理解内能与功的实质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质之间的变化是万千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通过焦耳热功当量的实验培养我们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功与内能改变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内能的改变与做功的方式无关,仅与做功的数量有关。
2.内能宏观概念的建立。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阅读、讨论和讲解法
教学用具:
压缩空气引火仪,电水壶,温度传感器,保鲜膜,毛巾,无色饮料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提问、演示实验引入新课
提问:冬天搓手可使双手变暖;向手吹气也可使双手变暖,是什么原因使温度发生了变化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做功和热传递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
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取一小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凡士林(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实验后,组织学生议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
总结: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说当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上举出许多的事例。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二)新课教学
1、焦耳的实验
教师:从19世纪以来,人们就逐渐认识到通过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都可以使热学状态发生改变。下面我们就从焦耳的两个代表性实验来看状态的改变。
实验一:焦耳热功当量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