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绕日运动的教学设计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三节地球的绕日运动的第一课时,属于课程标准中的地球宇宙和空间科学领域。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知道一年中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本节课中的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是对之前地球的自转知识的延伸,同时,本节内容中包括地球公转,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下一节昼夜长短变化和五带的划分的基础,因而,本节内容在本章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同时本节内容立足于一定的空间思维基础之上,各板块内容联系紧密,为学生打开了空间立体想象的大门。
一.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初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的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对地方时和区时的区别,不同地方时太阳所处的位置,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同时,已经初步具备了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对未知领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对太阳公转导致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原因,地球公转的具体过程仍缺乏了解。
因此,将本节的重点确定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及其特点",我将通过探究性小实验,为学生提供必须的感性材料,从而突出重点。将本节的难点确定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及其产生的原因",我将通过图表分析,flash动画展示,以及小实验演示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从而突破难点。
二.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 能说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概念
2. 能描述地球的公转过程
3. 能描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规律,并能解释其产生的原因
(二)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参与杆影变化的科学探究过程,初步学会拟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和实验方案。
2. 通过对地球公转造成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分析,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地球公转过程的探究,领略天体运行的美妙神奇
(四) STS
1. 用所学的太阳高度角的知识,解释两幢民房之间的具体要依据冬至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