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主体知识】 【预习思考】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1.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
2.概况:
①设立经济特区:从1980年起,我国先后建立了 、 、 、 、 五个经济特区 。
②设立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 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随后,相继把 、 、 等地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1990年,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 的决定。
⑤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出现了不同级别的 开发区、 以及 、金融贸易区和 区。中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形成了从 到 ,再到 ,从 到 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3. 对外开放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二、加入世贸组织
1.过程
①1981年中国首次派观察员列席了关贸总协定召开的国际 谈判会议。
②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 地位。
③ 年11月11日,中国成为 正式成员。
2.影响
①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 。
②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 的一个契机,标志着 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 。
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必将有力推动 的繁荣与发展。 和 并存,关键看我们如何去应对。 1.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我国从沿海到内地的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具有哪些特点?
3.中国为什么要加入世贸组织?入世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重难阐释】1。世界贸易组织:简称WTO,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总部设在日内瓦。目前,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有150个成员国,成员国的贸易总量占世界贸易的90%以上。其管辖范围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知识产权贸易,世贸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法人组织,它在调解成员争端方面具较高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建立世界贸易组织,旨在通过市场开放、最惠国待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等原则,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具有活力的和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制,达到推动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的目标。
2.改革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的主要区别
①背景不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开放"是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而被迫开放的;今天的开放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提下实行的。
②内容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今天的开放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③影响不同:旧中国的"开放"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向西方学习的思潮;今天的开放将能够大大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④性质不同:旧中国的"开放"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产物,今天的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使我国进一步参与经济全球化,加速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巩固应用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B.引进外资,加快发展步伐
C.扩大对外贸易,发展外向型经济 D.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后设立的首批经济特区,除深圳、珠海、厦门之外,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