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1~22页例1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毫米的认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节课。学生已经认识了厘米、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本节课继续学习长度单位毫米。教材中的例1采取让学生估计、测量、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然后利用学生尺认识毫米,理解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并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掌握用尺测量长度的方法,会用毫米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和厘米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
教学重点: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估测
教学过程:
1.预习任务
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抢答热身
问题一: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问题二:你能比划下1米有多长吗?1厘米呢?
问题三:1米等于多少厘米?
2.问题探究
(1)毫米产生的意义。
活动一:估一估--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重点引导学生说出估计的方法或者理由,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