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学案(1)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 专题1第3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学案(1)第1页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学考报告】

知识内容 必考 加试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2.原子的构成、原子符号

3.核素、同位素的概念

4.常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a

a a

一、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

德谟克利特的古代原子学说--万物都是由间断的、不可分割的微粒即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结合和分离是万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1803年,道尔顿―→原子学说,认为物质由原子组成。

1904年,汤姆生―→"葡萄干面包式"模型,发现了电子,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1911年,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

1913年,玻尔―→电子运动的分层结构模型。

1926年,量子力学模型。

【训练1】 提出原子结构模型的科学家,从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看,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汤姆生、玻尔、卢瑟福、道尔顿

B.汤姆生、玻尔、道尔顿、卢瑟福

C.卢瑟福、道尔顿、汤姆生、玻尔

D.道尔顿、汤姆生、卢瑟福、玻尔

解析 19世纪初,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1904年汤姆生提出了一个被称为"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了新的原子结构模型。

答案 D

二、核外电子排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