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诗歌理论。
过程与方法:概括《轻肥》的思想内容,指出其对比手法的特点;分析《花非花》中博喻手法的运用;理解《杜陵叟》中通过人称转换来加强社会批判性的手法;掌握《问刘十九》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白居易忧民伤时,同情贫苦人民,控诉统治者的博大情怀;体会他重视友谊的精神。
教学重点:概括《轻肥》的思想内容;分析《花非花》中博喻手法的运用;掌握《问刘十九》中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难点:指出《轻肥》中对比手法的特点;解《杜陵叟》中通过人称转换来加强社会批判性的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背诵、讨论、比较。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花非花
【导入语】
同学们都知道,白居易的诗歌是以通俗著称,那么,是不是他所有的诗歌都是这样的呢?其实不是的,他个别诗篇写得相当的朦胧,跟李商隐有得一比。现在我们来学习一首他的朦胧诗《花非花》
【译诗】
是花又不是花,是雾又不是雾。夜半时分来了,天明时分又离去了。来的时候像春梦一般,能有多长时间呢?去的时候像朝霞一样,很快就无处可寻了。
【内容解析】
1、本首诗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来描绘事物(比喻),用了几个比喻(四个),本体有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