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 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品味平淡有味的语言、调动学生生活体验,领会作者倾注在底层人物身上的深沉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平民生活的艰辛,体会普通人性格中的光彩,学会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语言品味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品主旨。
难点:品味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平淡有味的散文风格。
一、导入
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老年盲人乞讨者在自己的摊位前树立一个牌子写着"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收获很糟糕。大文学家雨果路过,见此情景,遂把牌子修改为:"春天来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下午雨果再次路过时,乞讨者已收获丰厚。
多美的诗句,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写出了瞎眼乞丐的无助与茫然。
多美的举动,身为大文学家的雨果没有忽视卑贱的乞丐,而且施以援手。我相信他的举动让瞎眼的乞丐知道生活中是有黑暗,但也有温暖。雨果送给他的不仅仅是诗句,送给他的是温暖,是春天,对吗?
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杨绛写的《老王》,她有没有送给我们的主人公老王一个春天呢?
二、文学常识
1、作家作品
杨绛,钱钟书夫人,杨荫杭之女,本名杨季康,生于1911年7月17日,祖籍江苏无锡,出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女士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96岁成书《走到人生边上》,剧本《弄假成真》,《称心如意》。
中国小说学会副秘书长卢翎评价杨绛说:"杨绛的散文平淡、从容而又意味无穷。可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读她的散文更像是聆听一位哲人讲述些烟尘往事,在平静、平淡、平凡中有一种卓越的人生追求。""(杨先生的)这些散文是我上中国当代文学史课时必讲的篇目。我常对学生们说,先生的作品有一种洞悉世事的深刻,有一种知识分子于乱世固持的良知与操守,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对于当下在浮躁而喧嚣的世界中前行的知识分子独具意义,起码可以使他们理解自己、理解他人,面对宿命更具一种从容、旷达的姿态"。
2、写作背景
文章著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文章,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生活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的调整基本完成,国家开始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时候,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运动逐渐发展成矛头指向党的领导层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