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5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整合、单元检. 人教版
【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5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单元整合、单元检. 人教版第1页

  第五单元

  单元整合

  

  

  

  一、重要概念阐释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所谓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名教;所谓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近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兴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

  2.维新变法

  19世纪末,伴随民族危机的加剧,以康有为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救亡图存、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并上书光绪帝实行变法。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实行变法,即戊戌变法。但新政只推行了103天,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这次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又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抗争与探索。

  3.新文化运动

  1915年,以陈独秀为首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分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主要内容包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十月革命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4.马克思主义

  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马克思、恩格斯总结长期工人运动的实践,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和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广泛传播、指导中国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指导思想。

  二、重点问题突破

  1.近代前期不同派别的主张及实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