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与毫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空间与图形"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教材设计了两个数学活动,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升和毫升,是因为这两个计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广,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些教学升和毫升,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
二、学情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几乎每天都要接触与"升和毫升"有关的事物,如早餐喝的牛奶、服用的液体药、饮用的矿泉水、各种饮料等,学生既有学习知识的生活经验,又有学习知识的现实需要。在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升和毫升,既可以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能力。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了解容量概念和认识测量工具,以及认识"升"和"毫升"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这同时也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玩水"活动,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和数学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容量的含义,认识"升"和"毫升",知道"升"和"毫升"怎样用字母表示;
教学难点:会读量杯和量筒中液体的多少。
五、说教法
依据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基本理念,本节课我采用探究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六、说学法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教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因此,本节课我重点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来参与教学活动。
七、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量杯(量筒)、大、小玻璃杯、玻璃瓶,以及水盆、水、饮料等。
八、教学设计: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节课我设计如下四个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本节课由生活实际入手:教师出示两个玻璃杯(一个又高又细,一个又矮又粗)通过比较引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的问题,让学生观察、猜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亲身体验,探究新知: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根据这一理念,此环节我设置以下两个活动:
活动一、玩一玩,了解容量的概念。
1、对学生提出的猜测通过"玩水"的实验活动进行验证。这个活动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合作,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在交流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怎样判断的。学生的实验过程可能有多种方法,比如:把甲杯子装满水,倒入乙杯子里,甲杯水如果剩下,就说明甲杯装水多,乙杯装水少,如果乙杯不满,就说明甲杯装水少,乙杯装水多;还可以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