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二)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贡献。 理解苏俄政权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意义,掌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内容、特点和意义。
掌握列宁领导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
从列宁晚年的思想理论中感受其创新精神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贵品格。
一、"一切为了前线"
1.背景
(1)1918年,《布列斯特和约》签订,苏俄退出一战。
(2)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内容
①实行劳动义务制,规定不劳动者不得食。
②实行粮食贸易垄断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
③实行严厉的余粮征集制。
(2)评价
①对赢得战争胜利和保卫苏维埃政权起到了巨大作用。
②捍卫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和独立,保住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块根据地。
③由于做法不当,引发农民对苏维埃政权的不满。严重影响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劳动效率普遍降低。
二、向新经济政策过渡
1.背景:随着战争的结束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成为当时的严峻问题。
2.实施:1921年,列宁主持召开布尔什维克党的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以实物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的决议,标志着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过渡。
3.内容
(1)农民缴纳的粮食税额比余粮征集额要少。
(2)农民完税后,剩余粮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交换所需的工业品及其他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