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原创《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认识 教学内容:第1、2页内容,"想想做做"第1~3题。 教学目标:1、在平均分若干物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3、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重点: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课前准备:20根小棒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谈话

1、口算:16÷4= 48÷8= 30÷6= 56÷7=

24÷3= 45÷9= 25÷5= 64÷8=

问:你想到哪句口诀?

二、导入新课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计算,但是,有时候把一些物体平均分的时候,有时候可以正好分完,有时侯却不能正好分完。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板书:有余数的除法

三、教学新课

1、提出问题。

(1)新年里,小朋友们来小红家作客,妈妈拿出10枝铅笔,她要考考小红,妈妈要小红把10枝铅笔平均分给分给客人们。请小朋友们帮小红参谋下,怎么分才合理。

(2)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每人分得同样多。

(3)谈话:每人分得同样多,可以怎么分?(每人分2枝、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

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呢?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呢?...... 同桌同学拿出10根小棒代表十枝铅笔一起来分分,并把分得的结果填在书本第一页的表格中。

2、探究新知。

(1)分一分(出示纪录表)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枝   还剩几枝   2         3         4         5         6       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巡视。

集体交流:如果每人分3枝、每人分4枝,分别分给几个人呢?教师一边演示一边交流答案。

(2)说一说

①谈话:观察分法,把它们分类,并说说怎么想的?

②小结:10枝铅笔平均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正好分完,另一种是分后还有剩余。出示表格:

表(1) 表(2)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枝   还剩几枝      每人分几枝   分给几枝   还剩几枝   2   5         3   3   1   5   2         4   2   2               6   1   4 (3)写算式

①观察表(1)

提问:10枝铅笔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2=5(人)

10枝铅笔每人分5枝,可以分给几人?分完了吗?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5=2(人)

提问:你能说出这两个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像这种正好分完的还有其他分法吗?

②观察表(2)

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3)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个?这1枝还能分吗?

强调:这1枝铅笔是剩下的,它是10枝里面的一部分,我们可不能忘了它,在3人后面加上小圆点,把它记录下来!板书: 10÷3=3......1

③认识与数。在除法算式里,每个数都有自己的名称,在10÷3=3......1中,10、3、3分别叫什么?1呢?如果不知道,赶快看书,看哪个小朋友先找到。

反馈交流,全班齐读算式:10除以3等于3余1

④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4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4)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个?这2枝还能分吗?

⑤谈话:10枝铅笔每人分6枝,可以分给几人?有什么方法计算?(板书:10÷6)可以分给几个人?分完了吗?还剩几个?这4枝还能分吗?

强调:每次剩下的枝数不够分的情况下才有余数,所以余数必须要比除数小。

(4)概括:想一想,什么情况下平均分的结果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表示?余数表示什么?

四、应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先用学具按要求摆一摆,然后根据摆的结果填空。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中的商和余数分别表示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集体订正。

3、观察比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五、总结全课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告诉你的伙伴!

2、你认为今天的新课要注意些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份后有余数的情况?

3、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