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2章第4节免疫调节第2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 概述免疫系统的组成。
b. 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以及两者的关系。
c. 概述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d. 知道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
e. 知道免疫学的应用。
2.能力目标
通过组织自学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a.通过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认识到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b. 关注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进一步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要点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三、教学难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四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课程导入 复习体液免疫过程,指出:病毒会入侵细胞,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寄生在细胞内,而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这时就要靠细胞免疫。
呼应、思考。 回忆体液免疫,导入细胞免疫。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细胞免疫
1.结合课件展示细胞免疫三个阶段图解,讲解相关变化。
第一阶段: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
抗原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暴露抗原决定簇, 然后呈递给T细胞。
第二阶段:T细胞增殖分化,以及记忆细胞形成的阶段。
T细胞受到抗原的刺激后,发生增殖分化,大多数T细胞分化成效应T细胞,少数T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
第三阶段: 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阶段 。
效应T细胞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暴露抗原;同时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加强免疫效应。
2.在学生理解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共同构建细胞免疫图解模型。
3.让学生分析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区别及联系
比较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区别
源头 B细胞 T细胞 作用物质或细胞 特异性抗体 效应T细胞和淋巴因子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②淋巴因子,促进免疫细胞发挥作用 联系 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细胞内寄生病原体,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病原体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病原体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若细胞免疫不存在时,体液免疫也基本丧失 4.让学生比较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归纳免疫细胞的来源和功能。
细胞名称 来 源 功 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体-抗原结合体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发育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发育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成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记忆细胞 B细胞或T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相应的效应细胞 【典型例题】
1.(2015北京卷)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答案】D
2.(2013·山东卷,3)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
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
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
【答案】B
二、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质疑: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是不是越强大越好呢?
2.图文介绍免疫失调引起的三类疾病,引导学生联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相关知识,分析三类疾病的病因和症状。
(1)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症状,就成为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过敏反应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实质为二次免疫反应。特点是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快;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损伤;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预防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和 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小结】自身免疫病和和过敏反应都是免疫系统过度敏感引起的,如果免疫系统功能不足,则引起免疫缺陷症。
(3)免疫缺陷症
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根据起因不同划分为两类:
由遗传引起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和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前者如先天性无胸腺,后者如艾滋病。
(4)艾滋病的流行和预防
讲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着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课后的"科学.技术.社会"材料,关注其致病机理、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HIV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特别是能够侵入人体的T细胞,使T细胞大量死亡,导致患者丧失大部分免疫功能,各种传染病则乘虚而入。其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如下:
主要通过性滥交、毒品注射、输血、输入血液制品或使用未消毒的、病人用过的注射器等而传染。HIV潜伏期2~10年,患者一般两年内死亡。初期症状是全身淋巴结肿大,持续发热,夜间盗汗,食欲不振,精神疲乏,之后出现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极度消瘦,腹泻便血,呼吸困难,心力衰竭,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最终死亡。预防措施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
【典型例题】
(2015浙江卷1)下列有关艾滋病( AIDS ) 的叙述, 正确的是 ( )
A.某些逆转录酶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艾滋病
B.艾滋病主要是通过唾液、 食物和昆虫传播的
C.HIV 的遗传物质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
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严重减退而体液免疫功能不受影响
【答案】A
三、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1.引导学生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归纳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联系艾滋病人由于免疫功能丧失,恶性肿瘤发病率大大升高,归纳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消灭突变细胞;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 。
2.讲述:免疫系统正是通过它的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实现它在稳态的作用。一旦免疫系统出现问题,内环境就会受到破坏,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免疫系统疾病。
四、免疫学的应用
(1)引导学生回忆初中免疫预防相关知识,介绍免疫预防的概念:患病前的预防,即把疫苗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产生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增强了人的免疫力。通过预防接种,人们能够积极地预防多种传染病,但不能预防所有传染病;结合免疫用的生物制品介绍自动免疫和被动免疫。
(2)让学生阅读教材"资料分析"器官移植内容,思考回答讨论题,认识器官移植与特异性免疫的关系,以及认识到解决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人自愿捐献器官。 分析、讨论、回答。
呼应。
比较、分析、回答。
分析、归纳。
演练、回答。
阅读、思考、分析、回答。
观察、倾听、呼应。
分析、作答。
演练、回答。
阅读、归纳。
回忆、阅读、分析、回答。
通过观察细胞免疫三个阶段图解,理解相关变化。
通过模型建构,进一步理解细胞免疫过程。
通过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理解二者共同配合,行使特异性免疫功能。
理解各种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作用。
巩固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理解。
联系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知识,了解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关注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理解免疫系统在稳态中的作用。
了解免疫学的应用,关注器官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