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4.2生态系统的稳态2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4.2生态系统的稳态2教案第1页



科目:生物 教师: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年 月 日

单元(章节)课题 生态系统的稳态 本节课题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稳态(第二课时) 课标要求 1、物质循环的概念和特点 。(B)

2、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 。(C)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1、以碳循环为例,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2、说明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3、关注碳循环平衡失调与温室效应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并且可以运用于其他元素循环的分析;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以及温室效应的危害,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第四章的一个重点,是衔接生态系统稳定性与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并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平台,埋下了一个伏笔。本节内容以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以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流动为基础,对学习生态系统的稳态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生态系统结构和能量流动的知识,对这部分的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学生对于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容易停留在简单识记水平,难以建立起结构功能间的联系,通过本节学习,可以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观点。通过做实验,引起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从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碳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说明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提炼的课题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教学手段运用

  

  复习导入:

   能量的源头,流动渠道分别是什么?(太阳能;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以什么形式散失?(热能)

传递效率是多少?(10%~20%)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我们知道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设疑:生物为维持生命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如氧、水、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为什么这些物质亿万年都没有被生命活动所耗尽?(因为这些物质可以被循环利用)

过渡:你自己所呼出的二氧化碳都去了哪里?引出新课--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一、碳循环:

  碳元素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碳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出示"碳循环模式图"。

  简单联系以前的内容:光合作用 CO2 (CH2O)

呼吸作用(CH2O) CO2

  参照图思考以下问题:

  (1)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

  (2)碳元素主要以什么途径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

  (3)碳元素在生物体之间以什么渠道传递?

  (4)碳元素以什么途径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

  (5)碳元素又以什么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 群落中循环的?

  (6)请用关键词、线段、箭头等来构建碳循环的过程模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归纳:

  过渡:简单了解水循环、氮循环,除了碳循环外,还有其他物质也能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

  二.物质循环

  1、概念

  2、要点--物质:组成生物体C、H、O、N、P、S等基本元素。而不是单质,也不是化合物。

   范围: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所以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循环:

   特点:具有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最后联系生活实际:介绍温室效应对生物圈的影响,让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温室效应?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二者相互依存,又相辅相承,形成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出示表格加以总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