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短歌行 教案
2018-2019学年语文版必修四 短歌行 教案第1页

《短歌行》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语文版第四册,《短歌行》是魏时曹操以乐府旧题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它虽然继承了汉代乐府的传统,但面对人生苦短却一扫两汉时期及时享乐的腐朽诗风,代之以新鲜的现实内容--政治理想的高扬,建功立业的欲望,强烈的个性,都体现了魏晋时代文人的创作风格,学习它对中学生人生价值取向有着正面的教育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曹操基本情况;掌握《短歌行》的思想内容;背诵本诗。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曲折表达自己渴望招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心情。

教学难点:1.通过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境(内容)。

2.运用典故及引用诗句表达感情的技巧。

教学方法:诵读和鉴赏

教学准备:诵读带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读者刻画出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就如电视剧主题曲所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我想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

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曹操?

二、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介绍

  曹操,字孟德,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坛领袖和重要诗人。曹操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其诗直接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他的创作一方面反映了社会的动乱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了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具有"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

赤壁大战前夕,在曹军用铁锁连舟之后,曹操看着大军威武的气势,以为不日就可扫平四海,统一中原,不禁喜从中来,于是备齐鼓乐,以歌舞壮军威,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三、朗读,初步感悟本诗

1、齐读

2、听示范朗诵带,指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和语气。

   指导学生从朗读上体会诗歌的基调(慷慨激昂)

3、指名读,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把握朗读时的情感。

4、分组赛读、合作读(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自行翻译,体会全诗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