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案教学设计
新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教案教学设计第1页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

  * 知道声波是振动在介质中以疏密相间的形式向外传播。

  * 知道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

  * 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 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 体会根据"类比法"学习物理知识和探究性的实验方法。

  * 使学生具备运用物理语言归纳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通过对物理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正确理解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 学会协作交流,形成积极向上、主动学习的习惯,体现自我价值。

  

  【重点和难点】

  声波的形成和传播;区别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

  

  【教学设计思路】

  以学生的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讨论和交流,理解声波的形成和传播;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生活经验,了解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和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搜集有关资料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声波的反射规律及其应用。

  首先通过实验观察,了解物体的发声原因;采用"类比法"和"对比法",结合实验观察,理解声波的产生和传播声波条件。

  其次通过阅读课文知道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完成学习活动卡上的活动内容,由学生体验和感受采用不同方式听到的不同声音,了解不同介质的传声本领不同。同时通过阅读课文和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知道产生声波反射的条件、规律及应用。

  最后以选择学习活动卡上的实验内容相同的学生分组交流、课堂交流,并由教师指导总结归纳结论。

  

  【教学准备】

  器材:钢锯条、音叉(小锤)、泡沫塑料小球、蒙有薄橡皮膜的杯子、软底塑料盆、音频发生器、低频扬声器、蜡烛、火柴、事先录制的学生的讲话等。

  

  【教学过程】

  (一).声波的产生

  1.声音的发生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找出共同点

  > 演示实验:(1)将一根钢锯条固定后使其振动,并发出声音。

  (2)将用细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靠在音叉臂上,用小锤敲击音叉。

  结论: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声波的产生

分组实验: 如图一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