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工业地域的形成
【课标要求与分析】
课标要求: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课标分析: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此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关键是"分析"、"举例"、"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水平。是在学生学习了《工业的区位因素分析与区位选择》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工业生产活动因为相互联系而产生的集聚,进而形成了工业地域作进一步重点论述,为下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作了相关的知识准备。因此,本节应在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分析工业集聚与分散的特点,并通过收集各种区域工业资料,分析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2、举例说明工业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此课程标准的要求的关键是"举例"、"说明",属于理解层次的知识水平。因此,教学中应多举例,并引导学生联系本地实际,讨论分析某一工业企业或工业区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区中各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市场和信息联系。
【教材分析】
工业地域的形成是对前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内容的深化,同时也为第三节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的学习做铺垫,在教材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教材分成两大块: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工业分散与工业联系,内容主线是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分散→工业地域的形成。在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这部分先讲了工业联系的类型,这是后面学习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基础,所以这是本节课的重点;然后介绍了工业集聚的优势和工业集聚的类型,并用惠州音响产业的发展来说明什么是专业化的工业集聚;最后介绍了工业地域按照成因分类和按照发育程度分类,在这里需要学生理解自发形成与有规划形成的工业地域以及发育程度高低不同的工业地域与工业联系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这一部分,重点介绍了工业分散的类型和原因,其次介绍了工业分散的动力。
总之,从工业联系到工业地域的出现,其间存在着前因后果的关系,在学习时要注意其中的联系。工业集聚有许多明显优势,正是这些优势的存在,才使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可能。工业分散,它是工业联系的结果。教材编写是层层递进,这就要求我们紧紧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紧扣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这一主题,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当地案例分析问题,培养学生问题探究的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工业联系的形成和原因,明确工业联系的三种方式及其意义。
2、掌握工业集聚与分散的优点。
3、掌握工业地域的形成、发展、分类。
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分析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用联系的观点分析:世界上许多"工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由工业地域的形成认识我国大力发展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重大意义。
2、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原因;
3、不同工业地域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