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经济的腾飞与生活的巨变》教学设计
林口县第四中学 朱洪森
一. 课标要求
1. 了解人们物资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 .以我国互联网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媒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二. 教材分析
本课是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中第四单元第21课,由"从数据看沧桑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时尚中国",四部分组成。之前,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们感受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巨大成就,要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受初中学习历史模式的影响,思维能力、对历史问题的认识能力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因此在教学中,补充一些感性材料、图片,通过问题引领,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
四.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成就,列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各方面表现。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成就。学会依据材料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共领导人们坚持并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政策、路线,增强学生建设祖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学难点: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城市化、互联网发展,时尚中国的关系。
教学关键:理解GDP的增长因素是"经济的腾飞"和生活的巨变"的根源。
教学方法:通过问题引领,合作探究,分组讨论的模式,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提升能力。
教学手段: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指引中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经济腾飞又带来生活的巨变。
(二) 讲授新课:
板书: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教师提供"建国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增长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的经济发展变化。用数据分析经济的发展状况。
问题引领:请同学们思考:
1.到1978年,为什么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位列很多发展中国家之后?以此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中国GDP的增长成效体现在哪几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