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琵琶行 教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琵琶行 教案第1页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标:

1、鉴赏本诗中的音乐描写。

2、分析音乐描写的手法。

学习方法: 比较阅读,专题讨论。

教学工具:音频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声音无形,摹声最难。它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东西,难以让人用文字去描述。可是,优秀的作家却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去描绘声音,并能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人感叹语言的神奇。这节课,我们重点鉴赏分析《琵琶行》中音乐描写。

二、鉴赏分析

1、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三次琵琶弹奏。

明确:第一次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第二次 转轴拨弦三两声......唯见江心秋月白

第三次 感我此言良久立......江州司马青衫湿。

教师:这三次音乐描写,有详有略。哪次是详哪次是略?

教师:下面我们重点分析第二次弹奏。在分析之前,先检查背诵情况,谁来给大家背一遍?

学生活动:单背,齐背。

2、多媒体显示第二次演奏中具体写声音的诗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进

铁骑突出刀枪鸣

四弦一声如裂帛

学生活动:找出运用的修辞方法。

明确:比喻。

问:这些比喻表现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强大的声音应像急雨扑面、扣人心弦而不燥,弱小的声音要如窃窃私语、情真意切而不虚。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各种声音"错杂"交织、音量不一,但音质都像珍珠一样圆润、清晰。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鸣水下滩。"

曲折的旋律应演奏的像在树丛花中的莺歌燕语一样委婉流畅。而忧伤的旋律则应演奏的像地下的泉水一样,虽然时隐时现、若即若离却又连贯缠绵、"缓若流水而不绝"。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处无声胜有声。"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在"无声"的空拍和停顿中蕴藏着"有声"所无法表达的"大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