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教案第1页



课题: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时安排:1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

     识记、应用碳循环的过程;

     比较得出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能力目标:学会分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方法. 通过分析"温室效应"的形成与危害,培养学生的推理,联想,思维迁移的能力;利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教学过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以及对自己所持观点的总结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由物质循环失调而引起的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关于碳循环过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构建模型,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形象的认识; 教学重点:碳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重难点突破方法: 通过构建模型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理解它的过程及特点。通过图表的方式进

行归纳比较,帮助学生明确其中的关系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能量沿食物链进行流动,从一个营养级到下一个营养级,在这个过程中,能量流动表现出什么特点?

能量并不能重复循环的利用,生态系统需要保持稳定、不断运转,就要不断有能量输入,对于生物圈来说,源源不断的太阳能为它提供了能量。但是生物圈中的物质却只能来自地球,生态系统运转过程中,亿万年来生物圈中的物质并没有减少或耗尽,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

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和特点

  1、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让学生阅读教材101页,说出物质循环概念,并回答三个问题, 重点理解其概念的三个要点。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指的是什么?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所谓的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

  (3)在哪两者之间循环?

  2、特点: 反复循环 全球性

二、碳循环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100-101页,用箭头和文字完成碳循环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将结果展示.根据碳循环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碳循环的形式:

(2)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

(5)碳在生物体之间的传递途径: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

动动手:学生根据碳循环过程,建立碳循环的模型简图

温室效应:

1、 成因:CO2增多: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植被的破坏

2、温室效应的危害:极地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城市被淹没

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开发新能源、增大植被面积

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请写出其中包含的食物链

能量流动特点:

物质循环特点:

虫子靠什么获得能量?能不能只吃能量?

如果没有太阳,碳能不能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比较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无机物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 生物圈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循环,全球性 联系 (1)能量的固定、转移、储存、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2)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

(3)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往复循环的动力。

二者是同时进行,彼此依存,不可分割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