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琵琶行 并序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琵琶行 并序 教案第1页

  《琵琶行》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体会诗人贬谪郁闷之思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掌握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声音的高超技法

2、通过对人物身世命运的分析,解读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意境

教学难点: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PC机、《琵琶行》朗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

1.了解诗人白居易及其诗歌创作。

2.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本内容。

3.理清文章结构,初步感知人物形象。

一、导语

(一)音乐是一种无形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它不像蓝天白云、飞禽走兽、山峰河流那样可视可感。如何才能把这难以捉摸的音乐用文字表现出来呢?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典范,自唐以来历咏不衰。今天,我们就一起聆听这美妙的音乐。(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一位盲人将要离开人世时,对别人说:"我多想看看阳光及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啊!"人们请来莫扎特,莫扎特用小提琴拉了一首曲子,盲人流下了眼泪,说:"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看见了阳光、鲜花、小鸟、河流。"盲人带着喜悦满足的神情离开了人世。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后,老泪纵横,说自己"触摸到了俄罗斯民族的灵魂"。美妙的音乐能引起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共鸣。《琵琶行》中琵琶女的深沉演奏就使一代诗人白居易潸然泪下。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体会琵琶女的高超技艺,欣赏作者化琴声为美妙诗句的非凡本领,探究作者泪湿青衫的原因。(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了解作者、"行"这种体裁及写作背景

(一)作者(参《教学用书》)

1.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以44岁为分界线,前期抱定"兼济天下"之思,后期则"独善其身"。

是唐代继杜甫以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青年时代,因而能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生疾苦,所以他的诗歌从创作开始就走上了现实主义道路。

2.诗歌主张和创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反映时事,为现实而作。

"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反映人发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