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的农耕生活
教学目标:
1.知道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简要概述他们的农耕生活,归纳原始农耕生活的主要特征。
2.比较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在生产、生活上比北京人山顶洞人有了哪些进步?
3.分析认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农耕生活。
教学重点:
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教学难点:
原始社会晚期人际关系的重大变化(出现私有财产、贫富分化和阶级)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除了渔猎之外,山顶洞人还怎样获取食物?(采集)这种方法有什么不方便?如何改进它?(指导阅读第6页《白虎通》语句,解释之)
集体朗读"导入框"内容,指出那时人们已从采集者变为生产者,但这仅是神话而已,还有大量考古发现的文物可以佐证。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指导学生阅读6-7页正文 并"动脑筋":
1.学生观看第6页的骨耜图,讨论回答:你觉得这把骨耜可以做什么事情(翻土、打猎等)?怎样操作才会省力?(脚踩横棒)
2.学生先观看第10页的"自由阅读卡",再观看第9页的"活动与探究1,看图分析",讨论回答:你能说出这种陶器的用途吗?(蒸食物)
3.指导学生归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了哪些进步?(耒耜、稻、干栏式住房、水井、饲养、制陶和玉器、乐器)
4.指导学生观看7页遗址图,回答:图上有哪几个遗址?它们分别位于哪条江河之旁?为什么要在江河之旁定居?(红山、半坡、大汶口、河姆渡,辽河、黄河[渭河]、长江,农耕对于沃土和水源的需要。)
5.过渡:黄河[渭河]旁的遗址是半坡原始居民遗留下来的。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指导学生阅读7-8页,讨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