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 水循环和洋流(第一学时)教学设计
江苏省启东中学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按照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我校课改精神而进行的有益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贯彻"先学后教、教为学服务"的新课改指导方针,在课堂建设上努力营建"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的高效课堂模式,学习过程是以"学"为中心来预设的。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既注重地理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注重现代公民地理素养的培养,体现出"情商与智商和谐发展"的新课程教学理念。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是学科特征与我校15/20/10课堂教学基本模式(预习认标-观察学习-转化练习-测评调控-梳理反思)的有机结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当的改变了课本内容顺序,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形成。
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运用世界洋流模式图,分析世界洋流分布的规律。
(3)理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图解法表示水循环过程,绘制大洋环流模式简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空间思维能力及综合处理信息能力。
(2)通过学习水循环和洋流,学会用简结语言表达其对地理环境的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分析水循环、洋流的地理意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水循环,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
(2)增强学生节水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通过物质运及其规律学习,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