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登高 教案2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四 登高 教案2第1页

  《登高》教案

教材分析:

《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情之作,学习这首诗,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把握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并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意境。同时应加强朗读训练,使学生通过吟诵感受画面的悲凉气氛和诗人深广的忧思。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再现秋江广阔的图景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通过再创意境理解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

[ 教学目标 ]

1、赏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

2、初步掌握诗歌吟诵的基本方法。

3、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体会诗歌中的意象为本文奠定了怎样的基调 。

2、赏析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教师语调低沉,语速缓慢,满怀感情地)一千一百多年前的一个秋天,重阳节

前后。在夔州,长江边上,秋风凛冽地吹着,吹得万木凋零,漫山遍野是衰败、

枯黄的树叶。江水急剧地翻滚,孤鸟在空中久久地盘旋,远处不不时传来几声

猿的哀鸣。这时,有一位老人,衣衫褴褛,步履蹒跚地朝山上走来,他已经是浑身疾病,而且"右臂偏枯耳半聋"了......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日子。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走到生命的晚秋。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长江,

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播放背景音乐《二泉映月》,

老师深情地朗诵《登高》全诗,大屏幕同时映出诗句和作者,让学生自由朗诵)